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李四光在中国首先倡导研究、开发、利用地热能源,对地热研究十分重视并亲自指导开展了诸多地热工作。李四光因病医治无效,于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上世纪70年代,在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推动下,天津开展了地热会战,倡导全国大力开发地热资源。李四光逝世49周年后的今天,中国地热能直接利用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这一荣誉的得来,既是广大地热工作者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更与许多人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这其中最重要的当数李四光。
李四光在中国首先倡导研究、开发、利用地热能源,对地热研究十分重视并亲自指导开展此项工作。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他就认为地球是个庞大的热库,可以把“地热”引出来发电,既可以节省宝贵的煤炭资源,还可以净化环境,让地热这个巨大能量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李四光在晚年还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热资源的研究当中,致力于推动我国地热能事业发展。
作为地质部长,李四光对寻找开发地热,给予了很大关注,多次听取一线同志工作汇报,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在今天看来这些“语录”依然有其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地质大家,继续弘扬李四光精神,在总结和分析地热能及地源热泵开发利用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继续前行,为开创地热能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是李四光逝世49周年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50周年。
1970年李四光部长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高瞻远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后来发展至今,中国地热能走向世界大舞台奠定了基础。
今年正值“十三·五”收官及“十四·五”开局之际,“十四·五”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地热能“十四·五”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
为牢记李四光部长的嘱托,继承李四光精神,开创地热能事业发展新局面,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国家地热能中心、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北京中航环宇新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50周年纪念大会暨首届中国地热前沿技术与应用在线研讨会”将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召开。
50年来,正是遵循李四光部长的嘱托,地热工作者经过辛勤工作,我国地热能应用领域已从单纯的工业、农业领域延伸到冬季供暖、旅游度假、温泉洗浴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地热产业应用体系。
发展至今,我国地热已获得了4项世界第一:地热直接利用的年利用能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29.7%;地热直接利用的设备容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25.4%;地源热泵年利用浅层地热的能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30.9%;地热供暖年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38.2%。
50年前的地热“星星之火”,现已形成“燎原之势”。而这,也正是李四光之心愿。
展望未来,我们将牢记李四光部长的嘱托,继承李四光精神,并以“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50周年纪念大会”为契机,团结一心助推中国地热攀登世界更高峰。
李四光年谱
●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街下张家湾。
●1910年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同年回国后在武昌昙华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
●1913年,经黎元洪推荐,赴英留学,并于1917年通过伯明翰大学学士考试。
●1920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任所长。
●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6年,《中国地质学》完稿,交伦敦杜马·摩尔第出版公司出版。
●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51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
●1952年,地质部成立,被任命为地质部部长。
●1956年,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成立,担任主任委员。
●1958年,被授予苏联科学院院士称号,在北京参加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地质力学研究室更名为地质力学研究所,兼任所长。
●1959年,在青岛疗养时开始《地质力学概论》的写作。
●1962年,举办第一期地质力学进修班。
●1965年,根据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连任地质部部长。
●1971年4月29日病逝。5月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李四光逝世消息,称他“为中国的地质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编: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