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强,男,汉族,1959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地源热泵》杂志顾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害防治与水资源研究所所长。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2年 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1985-1991 年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95-1997 年前往荷兰国际水力与环境工程学院( IHE )担任访问学者。
主要任职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害防治专家组”组长,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矿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害防治及设备分会 副主任
在第十二届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大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教授当选为本届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执委,成为迄今为止入选该协会执委的两位亚洲人之一[3]
国际SCI期刊《Mine Water and the Envirenment》副主编
参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2015年12月当选
武强教授是2007[4] 、2009[5] 、2011[6] 、2015年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7] 2015年6月12日顺利进入第二轮候选人[8] 2015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人物成就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9] ,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
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中国科协“矿山安全专家团队”首席专家[10]
2011年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教师奖[11] “;2000年荣获中国首届十位“优秀博士后奖”;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获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00年荣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博士后大奖;1994年荣获首届IET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8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华北型煤田隐伏含水陷落柱预探评价与快速治理理论及关键技术》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获奖人员包括:刘建功,武强,赵庆彪,白忠胜,南生辉,吴红林,李建民,尹尚先,杜丙申,白书民[12]
个人作品
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8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SCI引用300余次,EI检索95篇;负责主持编制国家技术标准《煤矿防治水规定》与其《释义》和《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与其《释义》;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要专著包括:
武强,姜振泉,李云龙,山西断陷盆地地裂缝灾害研究,地质出版社,2003[13]
李铎,武强,许广明,华北煤田排水供水环保结合优化管理,地质出版社,2005[14]
武强,刘伏昌,李铎,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05[15]
武强,董书宁,张志龙,煤矿水害防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6]
高兴龙,刘传正,武强,中国科协减轻自然灾害咨询报告,原子能出版社,2007[17]
武强,董书宁,李竟生,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8]
刘伟韬,武强,深部开采断裂滞后突水机理及数值仿真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19]
武强,徐华,虚拟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科学出版社,2011[20]
武强,煤矿防治水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21]
在美国《Environmental Geology》、《Science in China》、〈〈中国科学〉〉>>、<<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勘察科学技术>>、《城市地质》、《岩土工程技术》、《中国煤炭地质》和《地源热泵导刊》等学术期刊担任编辑委员会委员。
重要论文
武强,黄晓玲,等.评价煤层顶板涌(突)水条件的“三图-双预测法”,煤炭学报,2000,(1)[22]
武强,李云龙,董东林.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2[23]
武强,安永会,等.神府东胜矿区水土环境问题及其调控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24]
武强,庞炜,等.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J]. 煤炭学报, 2006, 31(3): 314-319.[25]
武强,张志龙,等.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J]. 煤炭学报, 2007, 32(11): 1121-1126.[26]
武强,陈奇.矿山环境问题诱发的环境效应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6[27]
武强,陈奇,矿山环境治理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6[28]
武强,赵苏启,等.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J]. 煤炭学报, 2013, 38(06): 901-905.[29]
武强. 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J]. 煤炭学报, 2014, 39(05): 795-805.[30]
武强,许珂,张维. 再论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的“三图-双预测法”[J]. 煤炭学报, 2016, 41(06): 1341-1347.[31]
武强,申建军,王洋. “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J]. 煤炭学报, 2017, 42(01): 8-16.[32]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